转自:连岳
笨人用过去否定现在。聪明人用未来激励现在。
如果你回到20年前,那你一定觉得当时到处都是机会。听到有人哀叹“太迟了,什么机会都没了”,你必然心里窃笑。
同样的道理,如果有人是从20年后回到现在,他也一定到处看到机会。越繁荣越稳定的时空,机会越多,这是规律。
可惜人性趋向于悲观,未知总是令人恐惧,也总愿意相信黄金时代已经过去,机会不会再来。各类骗术多利用这种心理:这是最后一次发财机会!这是最后一个风口!
其实,机会可以从现在开始。
比如有人错过一次又一次买房机会,以为会跌,却永远在涨,他们常问:还有没有机会?我总是说,有,现在就去买。我认为,家人都在正经工作,不可能买不起房子的,百分之二十三十的首付,怎么凑不出来?钱少,就买小一点远一点,总会有房子的。
大多数人战胜不了自己的懊悔:同样的钱,几年前市中心,现在郊区,感觉被剥夺了,非等市中心跌回原价不可。然后继续等,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安慰自己,丧失机会。
这就是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。很难改,也没有责怪嘲笑他们的意思,我想说的是:只有我们的行为模式跳脱出这种“多数人悲观”误区,我们才能永远不缺机会,我们才会喜欢当下,我们甚至可以为自己创造机会。
只要你这么想了,就会发现,身边有大量的人生模板可供自己选择。中国人,总的来说,勤奋、聪明、和气、入世,再小的地方,总有几个成功模板让你模仿。
我认为人人应该知道的模板是这个:
一个人74岁保外就医,家破人亡,声誉被毁,最正常的选择就是放弃此生迎接死亡,心态能平静,功力都算深厚了。但厄运落在褚时健身上,他却不认。
行将就木的老人,在一个小地方,也没各种高大上的“风口”产业,他反而选择时效长、见效慢的种植业,重整自己的人生,再上更高层级。而他也看出年轻人的通病(其实也是人性的通病):毫无耐心,总想迅速抓个大机会攀上人生巅峰,他们兴奋得快,衰退得更快。
“74岁再创业的褚时健模板”,为何人人要记住呢?就是因为你和他比,年轻得多,不会一再哀叹自己悟道太迟,已经没有机会。太多人40多岁称老,50多岁偷懒,60多岁等人养,一句“太迟了”,仿佛就有充分理由放弃自己。
聪明人知道笨功夫的价值,而笨人总想一夜变聪明。
聪明人知道理想要从现在开始实现,而笨人总是认为理想要回到过去实现。
所以聪明人想通了,就能从现在开始下笨功夫,就像褚时健种橙子一样。
Comments | NOTHING